“我们走在大路上,意气风发斗志昂扬……” 8月18日,金陵石化的工会报告厅里,近百名身穿蓝色工装的工人站在座位旁,挺直腰板,表情认真,斗志昂扬地演唱着《我们走在大路上》这首老歌。唱到高潮时,很多人不自觉地伸手向前,与工友相视一笑,陶醉的眼神中透着一股劳动者的笃定和自豪。
这些歌唱者,都是公司普普通通的技能人员。他们没有豪言壮语,但张口讲起专业知识,同行都会不由得竖起大拇指;他们没有惊世壮举,却用不懈的努力擦亮了每个平凡的日子。在铿锵有力的歌声中,金陵石化以“学习身边的‘田明’——技能人才成长之路”为主题的“道德讲堂”正式开讲,三名基层技能操作人员及其同事亲人走上舞台,分享一线工人的奋斗故事和心路历程,用先行者之光点亮后来者前行的方向。
逐梦路上的实干脚印
“成功只会留给有准备的人!”炼油运行一部的夏银生,1987年技校毕业后被分配到倒班一线,一干就是近30年。他四次换岗却一直兢兢业业,以认真负责的态度赢得了同事领导的好评;他大器晚成却一直默默坚守,2010年获得了集团公司制氢专业职业技能竞赛第一名,2012年被公司聘为主任技师。
在运行一部五工区党支部书记徐蔚眼中,老夏是个以苦为乐的老实人。他话语不多, “三巴掌打不出一句话”,却字字千金,用实干践行着对自己的承诺。2010年,在准备公司技能竞赛的三个月闭门训练期间,老夏每天早上六点多起床进行仿真训练,一直练到深夜一两点,当周围选手埋怨“真不是人过的日子”时,他只是淡淡地笑道:“还行”;2013年,在五工区PSA装置检修完开工过程中,程控阀门发生严重内漏必须马上更换,工艺员判断72个阀门中大致有22个内漏,而老夏验证后判断有16个内漏,对于自己提出的省时却风险较大的方案,老夏自信地点头:“没问题”,几天后设备再次恢复正常;去年六工区成立之初,为了两套新装置能保质保量地开起来,公司在运行一部内部招聘技能人员参与建设,面对寥寥无几的应聘者和原工区主管、书记的极力挽留,老夏憨憨地表态:“我愿意”;转岗到六工区后,老夏白天培训转岗新员工,晚上加紧学习新的操作技能,进入装置现场后逐条查装置流程,将流程了然于心,每当员工前来咨询流程,老夏总能脱口而出。
“夏和清是中国的第一个朝代和最后一个朝代,爸爸给我取名夏青,就是要我做事有始有终”,在女儿夏青看来,老夏追求出色的脚步从未停止,“集训放半天假,爸爸就在书桌前看半天书,准备高考的我都没他用功”。
幸福路上的敬业标杆
在职场叱咤风云,在家里相夫教子,是不少现代女性的追求。作为金陵石化屈指可数的女技师,来自质检中心的余海燕对此有着自己的理解。她说:“要把家当作事业来经营,把事业当作家来爱护,工作和家庭就像鸟儿的双翼,能让你的人生飞翔起来!”谈到余海燕的幸福秘诀,同事姚丽连用了三个“特别”来形容。
特别能学习。2013年公司举行职工技能比赛,分析基础薄弱的余海燕有时间就到厂里练习实际操作,一天站下来腰酸背痛,晚上回家还得洗衣做饭,挑灯夜读,总是忙到半夜才休息。遇到不懂问题,她向师傅请教,上网搜寻答案,把题目理解透后再记忆。发现知识容易遗忘,她便随身带书,反复背诵习题。最终,她在公司比赛中获得金奖,并通过评比成为工人技师。
特别能吃苦。工作中,余海燕是个“糊涂人”,不管是谁的活,她看到就干了;生活里,她是个精明人,将有限的时间合理划分,倒班、顾家、学习三不误。1997年,第三分析站配合连续重整装置开工,每天要把分析数据准时送到碰头会上。已怀孕6个多月的余海燕每天两次到站里,把不同班次的分析数据汇总抄写好,再从最东边的鸳鸯楼走40分钟到最西边的第三分析站,把数据交给站长,从无怨言。
特别负责任。余海燕坚持对数据负责,为质量把关,对于异常数据、卡边数据,总是不厌其烦地反复核查,直到准确报出。生产国Ⅴ柴油时,有次余海燕抽查146#罐的硫含量,分析结果为20mg/kg,调度员不相信,因为馏出口的样品都在10mg/kg以下。余海燕重新采样,用硫标样确认仪器正常后果断报出数据。调度员一边安排进油一边抽查,每小时同时分析146#和147#罐。虽然分析工作量大了许多,但最终查出是管线串油导致的硫含量升高,为生产解决了问题。
育才路上的奉献精神
“一个人可以跑得很快,但一群人才可以跑得更远”,来自炼油运行四部的主任技师张启东除了自己技能精湛、工作认真外,还担任四部的横班党支部书记和值班长职务,时刻关心青年员工思想变化和生活起居,注重提升操作人员技能水平,为公司的人才队伍建设默默贡献着力量。
在张师傅的言传身教下,同事孙刚能力不断提高,在公司职工技能竞赛上取得了催化裂化工种银牌的好成绩。孙刚透露:“张师傅总是知无不言,言无不尽,在生产现场手把手教学,直到我们真懂会做。” 350万吨/年催化裂化装置建设开工的集中培训中,为了让员工尽快掌握装置流程及原理,在白天辛苦的培训学习后,张师傅放弃休息时间,每晚陪着员工上两个半小时的自习,为他们答疑解惑。装置进入“三查四定”阶段,三十七八度的高温天气,他又亲自带着员工到现场仔细查找流程,告诉他们如何做好施工验收检查,并查出了螺栓型号、仪表测点开孔不对等细小问题,为装置一次性开车成功打下了坚实基础。此外,生产过程中,遇到难题,张师傅总是用心钻研分析,并提出有效的解决办法。发现再生器尾燃情况后,他就经常对着DCS,不断对各种调整方案进行验证,一坐就是大半天,最后通过调整外取热器流化状态等手段成功解决了问题,保证了装置长周期安全运行。后来他毫无保留地把调整的思路、方法总结成文章来供员工学习。
“老夏1987年进厂,2010年才出成绩,这是一种厚积薄发的积淀,给我触动很深”,“我刚入职不久,看到大装置感到很茫然,三位模范给我上了一堂人生课,我要学习他们求知好学的精神、敬业守岗的操守和肩负责任的力量”……所谓榜样,一定要让别人和自己变成更美好的人。听完身边榜样的向上故事,在场的职工们受益匪浅,纷纷表示在以后要踏实做人,认真做事,肩负起对家人、企业和社会的责任。未来,我们有理由相信,这些工人一定会在榜样的引领下笃定前行,像春笋般冲破坚土,抽筋拔丝,历经风雨,成长为一颗颗参天翠竹,在金陵石化的沃土上绘出一幅美丽的技术蓝图。